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、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,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基础医学院于2025年10月28日下午在学院会议室举办“全民消防,生命至上——安全用火用电”专题讲座。本次活动特邀市安消防技术服务公司江俊担任主讲,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各教研室负责人、教师代表参会,通过“理论讲解+案例剖析+实操演示”的立体化教学模式,为师生筑牢消防安全防线。
江俊以近年来高校火灾事故数据为切入点,结合2025年5月某高校实验室因违规操作引发火灾的典型案例,深入剖析了校园消防安全的三大高危场景:电气火灾、实验室操作不当、生活用火疏忽。他指出,高校火灾中,电气故障占比超60%,而实验室因易燃易爆物品集中、设备复杂,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。通过播放火灾现场视频,江俊还原了某高校学生违规使用“热得快”导致宿舍起火的全过程,强调“隐患险于明火,防范胜于救灾”的重要性。
讲座现场设置“灭火器使用四步法”实操环节。江俊详细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操作要领,并邀请教师代表上台模拟扑灭初期火灾。针对实验室场景,江俊演示了防毒面具的快速佩戴方法,强调“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需在30秒内完成佩戴,否则可能因吸入有毒烟雾丧失逃生机会”。此外,江俊还传授了“弯腰低姿、湿毛巾捂口鼻”的逃生技巧,并纠正了“火灾时向上层逃生”的常见误区。
在互动环节,教师们踊跃提问。针对“电动车充电安全”问题,江俊结合2025年某高校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的案例,明确指出“电动车禁止在楼道、室内充电,充电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,且需远离可燃物”。对于“燃气泄漏处置”,江俊现场演示了“关闭阀门、开窗通风、禁止触碰电器开关”的标准流程,并提醒教师“燃气泄漏时切勿使用手机报警,应到户外安全区域拨打119”。
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构建“三位一体”消防安全体系:
1、常态化教育:每学期开展消防安全必修课,将案例分析、实操演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;2、网格化管理:划分实验室、办公室等重点区域责任区,落实“每日巡查、每周汇报”制度;3、智能化预警:在实验室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,与校园安防系统联动,实现火灾隐患“早发现、早处置”。
此次讲座是基础医学院落实全国消防宣传月“识风险、懂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整改”要求的具体行动。学院后续将联合保卫处开展“消防安全知识竞赛”“应急疏散演练”等系列活动,并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实验室、办公室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,确保校园消防安全“零死角”,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。